查看原文
其他

李全修:我的“学前教育”| 《散花洲》2017年春季号

李全修 故乡读书会 2022-10-15



《散花洲》2017年春季号(之二)





我的“学前教育”

(童年杂忆之一)

/李全修

 

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起的农村,能做到适龄入学已大为不易,还谈什么学前教育?连“学前教育”这个话,都闻所未闻。但是,如果把“学前教育”作广义的理解,把它看成是小孩在入学发蒙之前,在“集体无意识”的状态下所受到的指教、训练、熏陶、濡染,那么,这种不自觉、不经意的“学前教育”还是存在的。回忆我所受到的这种“学前教育”,归纳起来,大概有伦理教训、行为训练、自然陶冶、习俗濡染等几个方面。



 




伦理教训

 

在解放前的农村,经数千年的积淀,儒家的思想观念、伦理道德,已深入到人们的骨髓,化作了“集体无意识”。大人不自觉地向我们灌输的,就是这种作为立身行事之本的传统道德观念。这种灌输,不是像安排课程那样有计划有步骤,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,碰到什么就讲什么,没有固定的主题。虽然就事论事,点点滴滴,但是时日既久,却能收到潜移默化、滴水穿石的功效。

我小时所受的伦理教育,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:

尽忠尽孝。儒家所倡导的忠孝仁义是最重要的道德观念,小孩从懂事开始,就在无形中不断地接受这方面的教育。家里中堂上供着“天地君亲师”的牌位,每天都在向我们昭示传统的道德;岳飞之忠、董永之孝、关公之义,为我们提供了传统道德的样板;村中某人因为忤逆而受到宗族严惩,又成为我们唾弃的反面教员;父亲“割股疗亲”的行为,更使我对“孝”有了具体而亲切的认识。点点滴滴的教育,使我们模模糊糊意识到,为国家尽忠,对父母尽孝,是做人的根本。

爱惜粮食。父母一生勤俭,也十分重视对子女进行勤俭的教育。这种教育首先从爱惜粮食开始。吃饭的时候,决不允许我们撒一粒饭,有时把饭粒掉到了地上,也要勒令捡起来吃掉。父母并没有对我们讲多少高深的道理,常用来教训我们的一句话是:“糟蹋粮食遭雷打!”对粮食要爱惜,对其他东西也不能随意糟蹋。这种童年的教育以及后来三十多年的艰苦生活,使我养成了节俭、不乱花钱的习性,对于暴殄天物的行为总是痛心疾首,深恶痛绝。后来生活好了我带着年轻同事出差,进餐时,不但要求大家不要剩饭剩菜,连最后的菜汁也要求拌饭吃掉,这种做法,曾令一位同我们一起进餐的客人捧腹,也令餐馆服务员瞠目。

敬惜字纸。小时候,我们被教育不要乱扔写过字或印有文字的纸张,更不能随意践踏。如果不小心踩了字纸,就要把它捡起来放在自己的头顶上顶一顶,表示赔罪,然后恭恭敬敬地叠好收起,待以后焚化。对字纸的敬惜,所体现的是对文字的崇拜,对知识的崇拜,对文明的崇拜,这对我人生的影响,也是很深远的。

诚实无欺。这方面的教育是从不准说谎开始的,说谎会受到严厉的斥责甚至鞭打,诚实则会受到肯定或表彰。父亲做生意之所以客源好,就因为他诚信无欺。这方面给我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。我这一生都以不说假话要求自己,把“办不到的事不要轻易答应,答应了的事一定要办到”作为自己的处世准则。我这一生不会胡编乱造,在特殊情况下,不得不说违心的话,不得不作违心的事,不仅不自然,而且很痛苦。这种性格的养成,就源于幼时的“童子功”。在政治环境恶劣的情况下,不说假话会吃亏,但能心安,不会使自己的灵魂受到鞭打和煎熬。

敬祖睦族。解放前的农村,宗法观念浓厚,敬祖睦族是其重要内容。父亲不信宗教,不讲鬼神,但对敬祖却特别虔诚。每当敬祖的时候,都穿戴整齐,神情肃穆,点烛燃香,三拜九叩,一丝不苟。我们肃立一旁,感受着那股庄严肃穆的气氛,感受着父亲发自内心的对于祖先的怀念,一种深沉的崇高的神圣的感情油然而生。每年清明节,阖族男丁都要集合起来,给本房的祖先扫墓,然后在一起聚餐,那时节,一族人显得格外亲热。这种对于亲情的依恋,也是深入骨髓的。

善恶报应。我们从小就被告知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无论行善作恶,早晚都是会有报应的。做好事,叫做“积德”,“积阴功”,不仅本身会得好报,而且会福延子孙。做坏事,叫“缺德”,会“折阳寿”,来生会变畜生。我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:一个庄稼人,喂了一头水牛,一天,这头牛突然跪在他的面前,流着眼泪,叫声凄惨。后来做了一个梦,才知道这头牛是同村一个曾向他放债的人死后投胎的。这个庄稼人在还债时,把借条胡乱处理了一下,被那放债人捡起,又来要了一次债。因为有借条为据,庄稼人百口难辩,吃了一个哑巴亏。但是,恶有恶报,债主不久死了,投胎到庄稼人牛圈里,成了一头牛,这头牛是来给庄稼人还债的。这个故事告诉人们,善恶必有报,因果绝不爽。长大以后,我已经不相信因果报应的迷信说法,但是善恶报应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,化为敬畏之心,时时约束自己,只做善事,不做恶事。

不做亏心事。“为人不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心不惊。”这是母亲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为人处事要讲良心,不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。虽然良心别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,但是所作所为是否合乎良心,静夜扪心自问,是很清楚的。只有不做亏心事,才能使良心得安。还有一句俗谚也是父母常常用来教训我们的:“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”不要以为偷偷做的坏事,别人会不知道,纸是包不住火的,脓包总有穿脓的一天。所以,无论明里暗里,无论旁人知道不知道,都不能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。后来学习传统文化,才知道这叫做“慎独”。

同情弱者。这一点受母亲的影响很深。大概父母在年轻时经受的艰难困苦和世态炎凉太多了,使他们对于弱者的处境有着切身的体会,所以很自然地对弱者怀有很强的同情心,怜悯心,恻隐心。父亲创业维艰,生性节俭,但并不吝于施舍;母亲更是为人大方,对于乞讨者,对于贫困人家,总是慷慨地施以援手,被乡亲们视为热心快肠、乐善好施的善人。这对我的影响也很深,在我当老师后,对于农村来的家境贫寒的学生,总是给予更多的关怀,除了生活上的关注之外,更多地是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,努力帮助他们去掉自卑感,抬起头来做人。学生毕业多年之后,对此还感念不已。

以上这些道德观念的灌输,并非空洞的说教,而是采用“情境教育”的方式,就事论事,耳提面命。

除了灌输传统的道德观念外,还重视言语行为的训练。训练的内容主要着眼于礼节修养,人际交往。如:“吃不言,睡不语”,“坐有坐相,站有站相”,“说话不能没大没小”,“跟长辈讲话不能‘你’呀‘你’的”,“说话不能点自己的鼻子”,“说话不能带‘渣子’”,“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”,“在长辈面前不能翘二郎腿”,“给长辈递东西或从长辈手里接东西要用双手”,“对长辈要主动让座”,“坐席不能张着双肘”,“吃饭时不能把碗筷弄得丁当响”,“筷子不能在菜碗里翻来翻去”……违背了这些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,会被人嗤之以鼻,被骂为“不懂礼”“没有家教”“有人生没人养”,累及父母背上骂名。

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和训练,是人一生立身处世的根基,我由此受益匪浅。我之所以有一定的道德自律的能力,就与童年的这种经历分不开。



 


自然陶冶

 

水洪口是个水乡,水多,树多,花多,草多,小桥流水人家,风物悦人,是一个大花园,大乐园。在这里,人与自然浑然一体。我们从小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戏耍,真正可以称为“自然之子”。在自然的怀抱里,在同自然的肌肤之亲中,我们感受着它的博大,力量,慈爱,柔情,美丽,多姿,活泼,生意……心情无比愉悦,心境无比纯净。

我们每天都在亲近大自然,亲近浩浩的长江,涓涓的溪流,柔软的沙滩,碧绿的草地,繁茂的树林,飘香的荷塘,广袤的原野,神秘的星空,亲切的月亮,狂暴的雷雨,灿烂的霞光,变幻的云朵,皑皑的白雪,倒垂的冰凌,轻扬的柳絮,飘舞的芦花,夏午的鸣蝉,秋夜的寒蛩……

我常独自或邀约三两伙伴跑到江边,站在蜿蜒的江堤上,或俯卧在银色的沙滩上,长久地望着滔滔不息的江水,望着江上来来往往的轮船和木排,望着江心起伏嬉戏的江猪(江豚),向往着到江涛中去搏击。

我常和小伙伴在雨后跑到离家不远的涵洞,打着赤脚,挽起裤腿,踏着凉爽圆润的鹅卵石,钻进钻出,感受着叮咚歌唱的流水的欢乐。

我常在春初和小伙伴一起挽着竹篮到野外去挖地菜,踏着嫩嫩的青草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沐浴着温暖的春阳,尽情享受着春天的美好。

我常在夏季和小伙伴一起跑到树林里去,爬到树上,饱食紫色的桑椹,畅快地领略大自然的恩赐,然后腆着鼓鼓的肚皮,伏在溪头洗涤染紫了的嘴唇。

我常在“七月流火”季节的傍晚,看着天上的火烧云把天空、大地、流水、小桥、树林、房屋、麦垛、柴堆、人畜,在刹那间都染成了耀眼的红色,无比惊奇,无比兴奋。

我常在乘凉的时候,仰卧在竹床上,数着眨眼的星星,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,等待着大人传说的天门开启的时刻,希望能一窥天宫的秘密。

我常在三五之夜,挽着天上的明月,一边走,一边唱着“月亮哥,跟我走……”觉得月亮是个无比亲切的大哥,无比忠实的伙伴,永远默默地伴随着我们。大人告诫我们说,不能用手去指月亮,那样,月亮菩萨会在梦中来割我们的耳朵,因此,对于月亮,我们又抱有一种神秘的崇敬。

我们小伙伴常常“侣鱼虾而友麋鹿”,爱群鸟而亲昆虫。我们捉来知了,捏着它的两腮,听它发出刺耳的叫声;我们捕来流萤,装在玻璃瓶里,拿它当手电筒照路;我们抓来金龟子,在它的背上插上一根细细的竹签,看它鼓起翅膀不停地“推磨”;我们观看蜗牛在墙上爬行,写下弯弯曲曲的篆字;我们看水蜘蛛划水,看蝌蚪游泳,看蝴蝶采花,看蚂蚁搬食,看蜻蜓飞行,看打屁虫钻洞……

我们这些“自然之子”,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,吮吸着自然的乳汁,享受着自然的赐予,领略着自然的美,慢慢地孕育了对自然的崇敬、热爱、依恋的感情。

 


        散花洲

SANHUAZHOU

黄石市散文学会举办

2017年春季号/总第25

 

名誉主编

黄瑞云       

   

范国强


投稿邮箱

hssanwen@163.com

邮件主题注明姓名、标题、字数;

请粘贴一份,并同时发送附件。



民俗濡染

 

一个地方的民俗,反映着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,是这个地方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沉淀。童年时代接受民俗的濡染,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教育和熏陶。

民俗的内容极其丰富,几乎涵盖了人类群体生活的各个方面,包括生养婚嫁、饮食起居、服饰冠履、往来应答、岁时节令、游艺竞技、民间工艺、占卜禁忌、丧葬祭祀、信仰崇拜,等等。这里只选我们孩子感到亲切的年节风俗以窥一斑。

农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有春节、元宵、清明、四月八、端午、七夕、七月半、中秋、重阳、腊八、过小年、除夕,等。每种节日都有与之相应的习俗,如元宵节舞龙灯、吃汤圆,清明节扫墓、踏青,端午节吃粽子、挂艾蒿、饮雄黄酒、划龙船、穿红着绿“摆端阳”,七夕乞巧,七月半烧包袱,中秋吃月饼,重阳登高、赏菊,腊月初八吃腊八粥,过小年祭灶,等等。

“小孩盼过年”,我们孩子最看重的是过年。所谓“过年”,是指包括过小年、除夕、春节、元宵节在内的一组节日。这一段日子,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活的日子。

过了腊八,吃过了腊八粥,“岁云暮矣”,过年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郁。腊月中旬以后,多数人家开始宰年猪,腌制腊鱼腊肉,做糍粑年糕,打豆腐、熬糖。

腊月二十四,过小年,祭祀司命菩萨(灶王爷),买来糖果供在灶上,在灶后烧纸,恭送司命菩萨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。司命菩萨吃了糖果,受了“贿赂”,被糖粘住了嘴,就不会讲人间的坏话了。

过了小年,开始“打扬尘”,彻底清扫家里上上下下、里里外外、角角落落的积年尘土,好干干净净地过一个年。

“炒七不炒八”,腊月二十七,开锅炒东西,炒包谷,炒黄豆,炒蚕豆,炒豌豆,炒玉兰片,炒麦粱果,炒米泡,炒花生,过年要吃的炒货,都要在这天炒完。

腊月二十八,老鼠嫁姑娘,这一天不能动剪刀和针线,否则,它会报复你,咬烂你的衣物。

腊月二十九,开炸,炸翻饺,炸馓子,炸玉兰片,炸兰花豆,炸豆腐果,炸鱼,炸丸子,为除夕的年饭作准备。

腊月三十,作过年的最后准备:一是张贴,在堂屋正中墙上贴新写的“天地君亲师位”的中堂和堂联,在大门上贴春联、贴门神,在堂屋里贴“对我生财”“百无禁忌”“姜太公在此”,在门外贴“出行大吉”,在猪圈里贴“六畜兴旺”,在鸡笼上贴“鸡鸭成群”,在各个房门上贴斗方“福”字……二是清洗,清洗香案,清洗桌凳,清洗杯盘碗碟;三是制作年饭。然后,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服,喜气洋洋地准备吃年饭过年。

过年以吃年饭为标志,吃年饭就表示过年开始。各家吃年饭的日子不一,早的人家,二十八就吃年饭。我们家因为要做生意,总是在三十的中午才关上店门准备吃年饭。看着人家的孩子早早就穿上了新衣服,提着灯笼,燃放鞭炮,心里痒痒地,懊恼不已。

我家吃年饭的仪式是十分庄重的。吃年饭之前,先要祭祖。祭祖前的准备是:在祖宗牌位前摆好几袋香;在两个铜烛台上插好两支半斤重的红烛;在香炉前摆着一排叩着饭的小酒盅,饭上插一个红枣或彩色纸花;香案前的供桌上摆上一个食案,里面放着敬献给祖先享用的“三牲”——一个猪首(在猪首的后部穿上一条猪尾巴,表示是一整头猪),一条鲤鱼,一只鸡,上面都贴着用红纸剪的双喜字;在“长明灯”的灯盏里添满油,换上新的灯草;在香案前的地上摆好拜垫。

开始祭祖,父亲洗漱干净,身着长袍,穿戴整齐。先关上大门,然后举行祭祖仪式。在一片静默中,父亲庄重地点烛,燃香,烧纸,鸣鞭,行三拜九叩的大礼,接着一家人按长幼次序,对着祖宗牌位跪拜如仪。

祭完祖,摆好大方桌,开始吃年饭。座位分首席,次席,侧席,末席,一家人按长幼次序围桌而坐。年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筵席,有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好菜。虽然有“吃不言,睡不语”的规矩,这特殊的一餐饭,父母还是破例向我们作了极其简短的“新年寄语”,内容无非是“又大了一岁,一年比一年长进”之类的祝福话语。

从吃年饭开始就有许多禁忌。年饭是团圆饭,是一家人团聚的神圣时刻和欢乐时刻,必须关起门来吃,边吃边相互祝福,十分忌讳外人来干扰。有一年,我家正在吃年饭,忽然有人敲门买东西,令全家人都很懊恼沮丧。在语言上忌讳说“死”,说“鬼”,说“没有”,说“少了”之类不吉利的话。“舌头”要改说成“赚头”,“没有了”要改说成“多了”,不小心摔了碗碟,不能说“破了”,不能埋怨,要装着高兴,说“发了,越打越发”。吃饭忌淘汤。忌倒剩饭剩菜,忌泼脏水,忌倒垃圾,要蓄起来等过完年再倒。忌已出嫁的女儿在娘家过年,不得已要留在娘家,应在三十的晚上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坐在石磨上。忌打骂孩子,年里挨了打骂,将意味着一年都要挨打挨骂,所以孩子不听话,只能好言哄劝,再生气也只能忍着,等待“年后算账”。小孩喜欢过年,除了可以穿新的吃好的之外,可以“无法无天”而不受责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

吃完年饭,收拾了桌凳,在堂屋里用木柴架起一个火堆,在每间房里都点上“长明灯”。晚上,也就是除夕之夜,一家人围着火堆谈天说地,一起“守岁”。大家吃着花生糖果,谈笑风生,气氛无比温馨。大约八九点钟,行“辞岁”礼,由晚辈依次给长辈行礼,一边作揖磕头,一边说着“跟您家拜年”,长辈则答以祝福的话,并给压岁钱。家中我最小,不仅要给父母叩头,还要逐一给所有哥哥姐姐叩头,他们都端坐着,接受我的叩拜,却没有一个人给我行礼,当时心里颇不平衡。不过能得压岁钱,也算拜有所值。将近子夜,上下眼皮开始打架,母亲就哄着我说:“好了好了,快挖窖了,等一会挖金窖,挖银窖。”所谓“挖窖”是“睡觉”的吉利说法,我却信以为真,硬撑着,等着看挖窖。但终于撑不住,迷迷糊糊睡去。等到一觉醒来,母亲一边要我吃红枣,吃汤圆,一边笑嘻嘻地对我说:“快得元宝,快得元宝。刚才挖了一大堆金窖银窖。”我睡眼惺忪,悔恨自己为什么会睡,以致错过了挖窖的时刻。接连好几年,我都硬撑着,希望躬逢“挖窖”的热烈场面,但没有一次能熬住。

天快亮了,父亲和我们小兄弟都穿戴整齐,准备“出行”。父亲点燃黄表纸,在大门上晃了几圈,然后一边打开大门,一边大声念着:“开门大发财,元宝滚进来!”率领我们兄弟出门向东方走去。我们或提着灯笼,或提着装有香烛、鞭炮、钱纸的竹篮紧随其后。到了离家不远的空地上,就朝着东方,点香,烧纸,放鞭,作揖。这就是“出行”的仪式。这时东方已露出鱼肚白,村里各家“出行”的鞭炮声也相继响起。

大年初一,是出门拜年的日子,先给亲近的人家拜年。一大早,我们就去了西湾子,给二婆和几家叔父拜年,回来时总是收获一大堆炒包谷炒蚕豆之类的战利品。如果亲近人家有长辈在头年去世,还要去给这去世的人磕头拜年,叫做“烧馨香”。在给亲戚拜完年之后,再给街坊邻里拜年,被拜的人家常常要客套地挽留进餐,拜年的人则要婉谢,但不能说“别客气”或“莫讲礼”,而要说“存倒zuo”,意思是“暂存在那里,以后再吃”,这当然只是一种套语。

过了初三,就要开始“送年”了。“送年”也要举行仪式,虽然没有吃年饭那么隆重,但是也要烧香放鞭。“送年”仪式结束,就意味着过完了年,一切又恢复到平日的状态。各家送年的日子也不一,一般是初三,也有迟至初五的。我家为做生意,常常提早至初二。看到人家的孩子还在过年,我们却已经回到平日,心里怏怏不乐。

过年值得怀念的内容太多了,它的所有风俗都反映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,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。幼小的心灵经过这些风俗的濡染,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打上“热爱生活”,“追求幸福”的最初的印记。

 


在游玩中学

 

爱玩是儿童的天性,游戏玩耍占去了儿童生活的大部,游玩使他们身心愉悦,游玩能帮助他们学习语言,学习各类知识,锻炼各种技能。

那时农村没有电,当然没有电影,没有电视,没有广播;也没有任何儿童游乐的设施。儿童唱的是没有旋律的童谣,玩的是不需要任何道具和器材的游戏。这些童谣和游戏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,带着历史的沧桑。

在游玩中学习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,一是说绕口令,一是唱童谣。

绕口令因为拗口,反复训练可使儿童口齿清晰。我还记得小时候说过的两条。一条是:“河那边一条船,河这边一张床,不知道是船撞床还是床撞船。”另一条是:“走进庙门满门瞄,一瞄瞄到一只大黑猫,不知是黑猫瞄我还是我瞄黑猫。”这些绕口令富有童趣,我非常喜欢说,先一字一字地咬,然后逐渐加快速度,直到十分熟练流畅地说出来,在这过程中,唇舌得到了充分的训练。

我们唱的童谣虽然没有旋律,但节奏鲜明;没有实际内容,但韵律很美。儿童们齐声唱起来,清脆响亮,完全是一种天籁。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,我还清晰地记得这样几首:

《月亮哥》:“月亮哥,跟我走,走到南山背笆篓。笆篓笆,巴糍粑。糍粑软,劈竹片(念上声)。竹片尖,杵上天。天又高,好打刀。刀又快,好切菜。菜油清,好点灯。灯又亮,好算账,一算算个花婆娘。”唱这支歌时,一般是在月下,望着月亮,一边走,一边唱,唱到最后一句,拖着怪腔怪调,唱完轰然一笑。

《张打铁》:“张打铁,李打铁,打把剪子送姐姐。姐姐留我歇一歇,我要回去学打铁。张家的门口晒茶叶,茶也香,酒也香,十个鸡蛋排过江。大姐骑花马,二姐骑海螺。海螺过沟,碰到泥鳅。泥鳅倒撞,碰到阎王。阎王点灯,烧瞎了姑娘婆婆的眼睛。”唱这首歌时,两人相对而坐,一边唱,一边交叉拍手,所以又叫它“拍手歌”。这支歌可训练口舌与动作的协调。

《三匹白马》:“三匹白马往开(野外)走,三个朋友在喝酒,两个学生在打架,王妈妈,骂几骂,小媳妇在床底下偷锅巴。”唱这支歌前,两只手的拇指、中指和无名指各撮在一起,右手掌心向下,左手掌心向上,右手的食指穿入左手撮起的三指下,左手的小指穿入右手撮起的三指下,然后右手的小指与左手的食指相交。唱第一句时,动右手撮着的三指;唱第二句的时候,动左手撮起的三指;唱第三句时,动右手的小指和左手的食指;唱第四句,动右手食指;唱最后一句,动左手小指。这可以训练手指的灵活性。

《点点脚》:“点点脚,盘山落。汉阳鼓,起波罗。波罗南,波罗北,陌上种荞麦。荞麦开花一片白,茄子开花紫红色。接大哥,接二哥,拿起斧头砍小脚。”唱这支歌时,至少两人并排坐着,伸出各自的双脚排成一排,然后一边唱,一边点脚,一个字点一只脚,来回反复地点,直到唱完为止。最后一个字落在哪只脚上,就用手掌举起一砍,被砍的脚立即缩回去,然后在剩下的脚中再来一轮。如此反复,看最后留下的是哪只脚。

《三岁伢》:“三岁伢,穿红鞋,摇摇摆摆上学来,先生先生莫打我,让我回去吃口妈(奶)再来。”唱这首歌时,一边唱,一边摇晃。

《燕子燕》:“燕—燕,扯长线。扯—扯,金刚扯。金—金,吊古精。吊—吊,胡神庙。神—神,篼箕绳。篼—篼,挖葫芦。挖—挖,二丈八。二—二,张老二。张—张,牯牛邦。牯—牯,牛屁股。牛—牛,梳油头。梳—梳,燕子窝。燕—燕,扯长线……”这支歌,周而复始,只要愿意,永远也唱不完。

以上童谣,有着几个共同的特点:一是节奏鲜明欢快,有很强的韵律感,儿童爱唱,唱的时候,和着节拍,手舞足蹈,全身心都投入进去,与古代的“踏歌”可能有些渊源;二是内容无关乎社会现实,句与句之间,意思跳跃,有些句子有音无义,不知所云,颇类似于古代歌谣中的“有声无辞”;第三,歌唱常常配合一定的动作、舞蹈和游戏,这与原始歌谣的诗歌舞三位一体也是一脉相承的。这说明,童谣来源很古。对原始人类来讲,原始歌舞既是娱乐,也是训练;同样,对我们这一代儿童,童谣也起着娱乐和训练的双重作用。

那时的农村虽然没有儿童游戏的设施,可是游戏的种类并不比当代儿童的游戏贫乏,大家玩起来同样无比开心。我所玩过的游戏主要有这样一些:

“捉迷藏”。在朦胧的月光下,在房屋、树丛、麦垛、牛棚之中躲躲藏藏,寻寻觅觅,斗智斗勇,因紧张而兴奋,因力量得到释放而快乐。套一句时髦的话,叫做“玩的就是心跳”。

“踢线球”。那时别说没有篮球排球足球,连小皮球都不易得到,我们就用线缠成一个线球,虽然没有弹性,照样玩得很起劲。

“抓子”。用五个桃核,或用破碗底锤成的五颗“子”,两人或三人在一起竞赛“抓子”。手法有“抓”“飞”“扑”“扫”,以抓的步数多少分胜负。赢家的奖励是,让输家摆好“子”给赢家抓,这叫“进贡”。“抓子”熟练的,其技巧连成人都心悦诚服。

“过家家”。两三个男女儿童,临时组建一个家庭,在断垣残壁之下,或柴堆麦垛之中,以砖为灶,以瓦为锅,以沙为米,以草为菜,模仿大人,一本正经地进行一场“生活秀”。只是大都“用情不专”,往往“秀”毕即“妻”离“子”散,次日又与别人“重组家庭”。

“江猪戏水”。这是模仿江猪一起一伏游水动作的游戏,由两人共同完成。一人从后搂着前面人的腰,前面的人双腿向后用力夹住后面人的两胁,努力使自己的身体悬空,同时双手合十,一起一伏,后面的人则向前疾走。这个游戏充分体现了小伙伴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。

此外,还有踢毽子,滚铁环,抽陀螺,跳房子,摔跤,翻索子,穿梭落,丢手巾,抓小鸡,打珠子,打碑,等等。所有这些游戏都是不花一分钱的,但对锻炼孩子们的体力和智力都大有裨益,另外还有一类是游戏而兼劳作,如摸鱼,捉蚌,挖野菜,拾麦穗,等,这些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。

除了自己玩游戏之外,我们还常常介入成人的娱乐,主要是看花鼓戏,看串乡杂技和猴把戏。

敬告:

欢迎留言点评。

欢迎转发转载。

如果本期目录有您的大名,请在后台留言,提供您的姓名、地址、手机号

等详细通联方式,以便奉寄样刊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